奉城第二中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奉城第二中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定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全面建设“自然、活力、和润”南上海品质教育区、建立现代教育体系、打响南上海教育品牌的战略目标,聚焦新成长教育的创新推进,以“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办学理念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引领,依托静安教育学会托管、学区集团和镇联盟体资源,聚焦课程教学,创新队伍建设,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高,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文化内涵,努力向乡镇优质校的目标稳步迈进。
二、重点工作
(一)依法治校,提升管理质效
深化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机制建设,优化学校管理层级与管理制度,不断提升学校内部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着力学校管理制度化、人文化、内涵化、精细化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教书育人的校园、环境优美的花园、学生成长的乐园、师生共生的家园。
(二)立德树人,夯实德育课程
1.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落实上级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学校教育教学德育组织与管理工作。落实落细各项防疫工作,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严格校门管理,对超过50人以上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制定相应防控应急预案,强化场所管理。
2.构建“贤美文化”教育体系。坚持立德树人的大德育理念,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围绕《i奉贤•贤文化》区本德育课程,以基于核心素养的“每周之星”评价激励机制实践研究为抓手,丰富学校德育内涵。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健全大队委、班级学生干部遴选机制,创建新成长班集体,争创区优秀班集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政治认同、公民人格、文化自信。开展好读书节活动,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校本“梅文化”课程。结合学生活动节、读书节、艺术节主题活动,抓好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工作规范,团、队员活动丰富多彩。
3.扎实推进实践育人。强化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落实机制,加强过程性管理。继续实施重走“红色之路”、开启“世界之窗”实践课程,让学生在“人文行走”中成长。借助托管基地学校、校外教育场馆、校内“开心菜园”等,有计划建立素质教育合作基地,加强劳动教育,培育“五会”学子。完善“有氧德育”大课程。加强专题教育,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夯实德育基础性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依托区级班主任培训,通过基本功大赛、征集家校共育经验、主题班会评比、考核激励等,开展德育问题的思索、探究、研讨,提升班主任育人理念与能力。加强班级干部队伍建设,定责定岗,加大培训力度,推进自主管理。夯实行规教育,加强手机管理,严格要求学生不带手机进校园。落实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加强校园防欺凌、防性侵、防网络沉迷、禁毒、交通、消防、民防等专题教育,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呵护每位学生健康成长。
5.整合资源提升育人成效。结合区创新推进家校社合力育人行动计划,整合社会资源,联防联动,巩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德育教育格局。发挥家委会和家长学校作用,用好教师家庭教育手册,学校微信公众号平台开设家庭教育园地,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实效,努力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发挥学校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和心理咨询室功能,开展专项活动,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和青少年社工的协调、教育作用,对个别特殊学生和家庭开展行为矫治和帮教工作。
(三)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效
6. 深化课程教学工作。 围绕“新成长课堂、有效性教学”导向,践行有氧课程理念,以区重点课题《乡镇学校“有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载体,借助“有氧课程”进入区品牌计划特色实验校的契机,依托静安托管团队、学区集团等优质资源,通过优化学习任务单的实施深入推进有氧课堂建设,继续编制成果集。继续做好线上线下融合教育,规范常规要求,落实各项巡查、检查要求,从细从实抓好课程教学工作,提升课堂质效,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提质增效。
7.完善学校课程体系。依据“让每一位学生在这里自由呼吸”的课程理念,完善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不断完善体现学校特色的有氧校本课程体系。深入推进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探究型与拓展型课程特色化实施。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8.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以区级教学管理“合格、优秀、示范”三校评价为抓手,优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注重学校教研组建设,以三级教研组评估验收为契机优化教研组工作,提升教研组内涵品质。进一步深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巩固古诗文、乒乓区级特色课程,以“木雕”项目进入区项目化学习项目实验校为契机,依托木雕创新实验室做强木雕课程与美术、劳技、微景观课程与梅文化课程的深度融合。抓实教学常规,落细五环节,推进轮主备课,完善质量监控;方案引领、动态微调、群策群力,全力以赴抓好毕业班工作,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助推学校内涵发展。
9. 做好课程教学大调研准备。围绕“全面课程、校本特色;人文课堂,有效教学”课程教学总目标,根据教研中心相关要求做好学校层面、教研组层面、教师层面教育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并做好查缺补漏工作。
(四)以生为本,促进七彩成长
10.深入推进学校美育工程。落实《奉贤区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美育工程的实施意见》,结合区学生活动节、学校艺术节和健身月开展艺术体育方面重点推进项目和校本特色艺体竞赛活动,凸显体育、艺术特色,促进学生社团蓬勃发展,同步推进乒乓球、象棋、木雕、大合唱、健美操、武术操、陶艺、中华鼓等具有校本特色的有氧课程建设,重视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为学生“七彩成长”打好坚实基础。
11.全面推进体卫艺科语工作。结合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卫艺科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开展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健身月活动。重视学生体质监测,特别对青少年视力不良和肥胖、传染病等常见病的预防和干预。开展校园艺术节,开足开齐并上好艺术类课程,大力开展艺术拓展活动,开设陶艺、衍纸、鼓号队等拓展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兴趣,营造浓郁的艺术教育氛围。结合区级科技活动,开展校级层面科技项目比赛。结合学校读书节活动,落实语言文字工作。
(五)科研先导,助推内涵发展
12.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在学校龙头课题《城郊初中开发与实施“有氧课程”的行动研究》引领下,做好子课题群的研究推进,有效推进学校区级重点课题的实施,倾力打造有氧课堂,着力构建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学习任务单的构建与实施);校本课程特色化(人与自然、科技与艺术、运动与健身三大板块),依托校本研修,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教育科研水平。
13.加强教科研指导管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科研指导与管理,做好区、校级课题遴选申报、课题开题、中期成果交流等工作。在各课题组中开展“四个一”活动,保证课题研究规范有序地进行。加强对立项的区重点项目、青年教师项目和校级课题的跟踪指导,继续办好校刊校报编撰工作。同时加强科研骨干力量的培养,提升学校科研水平。
14.推进信息化建设应用。在信息中心统一指导下推进区智慧教育云平台的有效应用,以2019年立项的信息化星光项目《基于STEM的人工智能主题式探究学习》项目实施为抓手,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推进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积极参与区级各项教育信息化活动。
15.提升宣传力度与品质。学校媒体组工作扎实推进,充分利用各种平台,依法做好教育教学活动及成果宣传,积极传递区域教育发展正能量,加强外宣力度。以发好声音、发响声音、发准声音为目标,优化一网一微一刊平台建设;加强学校重大活动、特色工作等方面宣传力度,展示学校形象,提升学校在区域范围内影响度,做好网络宣传引导和舆情应对工作,推进校园文化健康发展。
(六)多措并举,强化队伍建设
16.深化师德师风建设。以奉贤区第19个“师德建设月”和新一轮师德标兵、五表率先进个人评选活动为契机,发掘先进教师典型,弘扬高尚师德,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争做“四有”教师。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引领党员教师争先锋、做表率。完善师德考评机制,执行学期师德绩效考核评价制度。通过报告会、至诚讲坛、读书分享等多种形式、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汇聚正能量,引导教师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全员岗位聘任,完善教职工岗位考核机制,优化教职工队伍。
17.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继续开展“至诚讲坛”、“智慧课堂·幸福人生”读书活动,同时以区卓越教师培养工程、特级教师、名教师工作室为主要载体,进一步助推骨干教师教科研学术素养提升。以校本研修项目推进为依托,搭建培养平台,创新开展研修活动,同时借助静安托管团队、教育集团等优质资源,助推教师成长。做好卓越教师培养对象考核工作。
(七)安全保障,构建和谐校园
18.优化校园环境。加强学校绿化护理和卫生保洁工作,推进校园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程,不断改善和美化环境,构建温馨宜人的有氧环境。
19.规范财务制度。强化教育经费预算管理,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率。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经费支出和经济行为。
20.确保校园安全。开学前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要求,强化安全工作全员化、全天候、全过程意识。健全突发事件防范和应对处置机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健全风险防范和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做到校园安全检查“有计划、有小结、全覆盖、有反馈、有落实、有台账”。进一步做好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工作,加大对第三方服务监管力度,巩固安全文明校园成果。
奉贤区奉城第二中学
2021.02
相关信息